原本在腦中預想著映入眼簾的會是鬱鬱蔥蔥、綠意盎然的山林,
但進入山中後出現的卻是一片裸露貧瘠。
從山頭最高處稜線梯田碎石坡,是慘白的泥灰色,與周遭綠意的山相有著強烈對比。
(圖片來源:報導者-台灣森林保育黑洞:炸山毀林的採礦者)
南澳鄉的主要原住民族為泰雅族。
族人中的長老們,口中感嘆的道來:「十幾年前,每年的五六月份,毛蟹會從河口上來,把捕蟹籠放入清澈的河水中,過一陣子都會裝滿滿滿的毛蟹。」。
後來開採石礦,河流的水質開始變差了,溪水會變混濁的石灰色,溪裡的微生物也變少,毛蟹、魚沒有東西可以吃了,也漸漸地變少了。
原住民靠原始技能來生活、用傳統技能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,但沒有了毛蟹、鰻魚, 他們的狩獵捕魚技術無法傳承。
這是宜蘭南澳鄉原住民們因採礦產業所遇到的困境。
—
砂石用途廣泛,主要用途為營建與工業使用,住宅、公路、橋樑、碼頭工程建設用量最大。
在過往台灣十大建設時期需要大量水泥,對於台灣經濟有很大的助益。
那採礦業到底對台灣有什麼不好的影響?
-自然景觀破壞,難以復原
礦場的開採地會會選擇具有豐富的礦石、天然氣的地區,所以會在許多保安林、水源保護區、珍稀水青岡棲地等擁有豐富且珍貴的天然資產上的土地做開墾。
這樣會危及珍稀植物的生存,且原貌恢復的時間不敵開墾速度,生態復育成效緩慢、山中水土難以保持,遇到豪雨會大規模崩壞沖刷等破壞。
-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和礦產區高度重疊
礦場數量或礦業用地面積,有超過一半都是位在原住民族土地上,在談論採礦議題時,沒辦法也不應該迴避原住民族權益。
圖片來源:潤泰礦區空拍影像。(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/攝影)
—
礦業法案的法條修改
-環評問題
91%礦區不曾經過環評,展延挖礦時限時也不需環評,因此未經環評程序把關。
-礦場關閉計畫
負責任的開採方式是將礦場結束後的土地再利用、減緩採礦地區社會經濟衝擊的措施規劃。
-原住民族權益
礦場大量與原住民族的生活範圍重疊,因此申請採礦與礦業權展限的程序中,需取得部落同意的規定。
目前法案的事尚未定案與共識。
—
如何合理開發、有規範的利用為當前之重要課題。
那政府針對這些保育或是森林土地可以怎麼做?
國外有許多礦場轉型案例:
1.伊甸園計畫(Eden Project),將原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康瓦爾郡(Cornwall)的廢棄瓷土礦場,重新塑造為一個生態生物群落、環境教育中心和年度音樂會場地,也因為這樣的轉變成為相當知名的景點,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。
(圖片來源:伊甸園計畫官網)
2.布查花園(Butchart Gardens)將原位於加拿大維多利亞島的布倫活灣(Brentwood Bay)的石灰石礦場,轉型成具有國家歷史遺址身份的觀光旅遊勝地,裡面有一座動物園,夏天是草地音樂會的場地、冬天則是溜冰場地。
(圖片來源:布查花園官網)
3.德國魯爾區(Metropolregion Ruhr)19世紀就是煤礦、煉焦、煉鋼重鎮,有超過250個礦區,百年來造成環境與河流的生態浩劫,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,用超過30年的時間,成功轉型為德國指標性的文化、娛樂生活的園地。
(圖片來源:魯爾區官網)
以上區域轉型,可以增加工作機會、觀光效益等,當然,還有許多更好的辦法可以去執行。
————
暸解台灣山林的現況與挑戰,是希望要保護我們的土地、我們的地球,
環境保育不是犧牲經濟,而是希望能永續使用我們的土地資源。
這也是Patagonia現階段在努力的方向,在商品材質選用再生纖維,不再製造新的用料來做衣物,每年都在更新商品使用回收再生材質的佔比,追求到全商品都能完全百分之百的使用,減少我們對地球的負擔。
2020年,我們的棉製商品開始用傳統種植的再生農法所種植的棉花,讓耕種地不因化學農藥變貧脊,讓土壤回復健康能永續種植,不影響人體及減少環境的傷害。
WornWear鼓勵大家把產品使用得更長更久,Better Than New「新不如修」,將一件外套能從穿兩年延長為五年甚至是十年,便能顯著地降低環境足跡。
回歸到台灣土地,或許我們一直都在努力,或許還不夠完善,或許執行力還不夠,
也或許我們還未能深刻了解發生在台灣山林深處的挑戰,
但我們終究與大自然有很重要的連結,人們的意識與覺知的變化,也牽繫著整個大自然與環境的變動。
—
photo: 報導者
資料來源:
地球公民基金會-大山挖一口
鏡週刊-天下沒有白挖的水泥-鏡週刊
Patagonia Taiwan - Janet